台灣師範大學陳信亨教授藉由實例,帶領教師討論素養導向的動作評量方式。 以標準本位評量方式,讓學生學習挑戰自己,以標準為依據,自我成長,一步一步提升運動能力。 教學方式改變,評量方式也要與時俱進,在真實現在的教師,如何落實多元評量的概念,讓素養成為一種能夠評量的東西。 就必須藉助評量標準的建構與實施,讓動作轉化成具體可觀察的評量項目。 工作坊的型式,讓在場老師實際運用評量工具進行評量,並討論評量進行之困難,共商解決之道。 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,教學必定能愈來愈科學,愈來愈專業。
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
健體到校輔導 讓體育課更有趣
健體輔導團副領召校長葉聰信與輔導員曾正仁、黃富揚,到台中市大雅區大明國小進行到校輔導。
不僅將十二年國教所倡導之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學策略帶進校園,也透過實際的示範教學,讓教師充份體會體育教學模組的神奇力量。
藉由更多的情境安排,讓體育課不再只是動作的反覆操練,而是除了技巧的純熟外,更增添了樂趣與興緻。
以不同任務之設定,提升學生學習信心,由情意面切入,再到知識、技巧層次,展現體育課更多的可能性。
每一位教師親身參與活動,也紮紮實實的上了一課,相信在知行合一的體驗後,更能將真正的體育精神帶給學生。
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愛運動、想運動的終身學習者。
2020年8月5日 星期三
2020年5月25日 星期一
跨市交流,互動共好一起學
跨市交流,讓教學共創出更瑰麗的未來
秉持自發、互動、共好之精神
台中市國中小健體輔導團與
南投縣國中小健體輔導團
舉辦了教學資源共享會議
透過課程設計之思辨、教學實務之討論
進而在城與鄉之間化育出合適的共構軌道
資源流通與知識共享
造就了輔導團的新視野
創意,於焉產生
2020年5月13日 星期三
城鄉交流讓教育更美好
體驗教育讓學生透過實作產生素養
在生活當中落實的,是經過消化與轉化的知識。面對問題情境,以過往所學,是否足以應付。素養,強調在生活當中的知識實用性,藉由行動去驗證個人能力的習得程度,並促進類似鷹架般的學習躍階效果,在原本能力與潛在能力之間,設計隱含著特定學習目的之問題,讓學生相互激盪,進而突破原有的框架限制。

戶外教育是集體智慧與人際智能的良好訓練課程,需要眾人的協調配合,才能完成任務要求。此間的溝通與決策,往往必須在反覆的試驗中靜心思考,歸納整合出可能之方案,並且執行後再修正。最終,找到當下最佳的解答。

雄鷹戶外教育中心設於台中市東勢區玉山高中之內,藉由其特殊的地形與位置,讓學生能在大自然當中開發自我,透過團體任務導向活動學習團隊合作技能,並與自我、他人、環境三者和諧共存。是進行潛能開發或認識自我課程時,可以參酌的學習資源。


戶外教育是集體智慧與人際智能的良好訓練課程,需要眾人的協調配合,才能完成任務要求。此間的溝通與決策,往往必須在反覆的試驗中靜心思考,歸納整合出可能之方案,並且執行後再修正。最終,找到當下最佳的解答。


雄鷹戶外教育中心設於台中市東勢區玉山高中之內,藉由其特殊的地形與位置,讓學生能在大自然當中開發自我,透過團體任務導向活動學習團隊合作技能,並與自我、他人、環境三者和諧共存。是進行潛能開發或認識自我課程時,可以參酌的學習資源。
2020年2月4日 星期二
訂閱:
文章 (Atom)